這段時間,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武裝沖突再次爆發(fā),戰(zhàn)斗和慘劇不斷發(fā)生,各方都各執(zhí)一詞,令這場沖突更加顯得錯綜復雜,而和平的希望則顯得遙遙無期。
在后臺有不少朋友留言,說希望我講一下巴以沖突。我不是這方面的專業(yè)人士,掌握的資料并不比一般人更多,不過既然這么多人覺得想聽我講一講,那我就來聊幾句關于巴以沖突的話題。
要了解巴以沖突,需要對歷史、宗教、文化都有一些了解才行。
從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巴勒斯坦地區(qū)降雨稀少,自然資源貧瘠,地方也小,并不是什么很理想的地方。但對于猶太人來說,這是一塊與他們民族生死相依的土地。
在《出埃及記》里,記載著關于這塊土地的傳說。簡單地說,就是猶太人在埃及深受壓迫,先知摩西帶著猶太人離開埃及,尋找自己的家園。在經歷了千辛萬苦——例如把紅海分開——之后,猶太人在摩西的帶領下來到了傳說中的”應許之地”——也就是現(xiàn)在的巴勒斯坦地區(qū),在這里定居了下來。
這個地區(qū)也許不是傳說中“流著牛奶喝蜂蜜的土地“,但卻擁有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圣地——耶路撒冷。正因為如此,對于這個地區(qū)的爭奪從來沒有停止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猶太人都是這個地區(qū)的主要居民。然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里,沒有什么是始終不變的,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十字軍東征、伊斯蘭教和阿拉伯世界的崛起、耶路撒冷易手等等歷史事件,猶太人漸漸被逐出這一塊祖先居住的土地,在歐洲成為沒有祖國的民族,備受歧視甚至迫害。
在經歷了一系列變遷之后,阿拉伯人逐漸成為了巴勒斯坦地區(qū)的主要居民,但要注意的是,猶太人其實并沒有在這個地區(qū)完全消失,他們的人數(shù)時多時少,但始終還有部分猶太人在這里生活。
后來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英國控制了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區(qū),并且允許猶太人進入,于是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
而在二戰(zhàn)之后,因為猶太人的悲慘經歷,讓他們深受同情,很多國家尤其是美國支持他們復國。于是猶太人終于下定決心,在巴勒斯坦地區(qū)建立以色列,并且與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對抗至今。
在這個過程中,阿拉伯國家曾經多次進攻以色列,結果不但損兵折將,反而讓以色列趁機擴張領土,形成了現(xiàn)在的領土現(xiàn)狀,而在以色列統(tǒng)治下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則始終沒有停止過反抗,從法塔赫到哈馬斯,都以武裝方式向以色列發(fā)起挑戰(zhàn)。
在這個漫長的對抗過程之中,包括聯(lián)合國在內,不少國家和組織都提出過很多解決方案,例如分治方案、土地換和平方案等等,但這些方案不是這邊不答應,就是那邊不妥協(xié),始終沒有辦法達成一致。
雖然從國家政府層面來說,不同的國家在這場沖突里會有不同的立場,但如果從整個歷史進程來看,我們實在很難簡單地認定巴以雙方,乃至背后的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究竟誰是誰非,畢竟雙方都有資格說自己“自古以來”。
而且,問題的重點不是誰是誰非,而是這一場沖突究竟有沒有解決的可能性?和平會不會有一天終于到來?
在中國歷史上,其實也曾經有過類似的場面。在八王之亂后,北方游牧民族紛紛南下,晉王室南渡,這個歷史上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就是一個紛爭不斷的時期,這些紛爭夾雜著民族矛盾和利益沖突,為當時的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最典型的故事,是十六國中”冉魏”君主冉閔,曾經在占領占領鄴城之后頒布”殺胡令”,將城里的胡人幾乎殺盡。這樣的做法在歷史上毀譽參半,有人認為他殘忍過度,有人則認為他是拯救漢族的英雄。
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當時民族矛盾過于激烈,冉閔認為胡人不可能歸順自己,與其讓他們與自己為敵,倒不如趕盡殺絕算了。
那么最后五胡十六國的激烈沖突是如何結束的呢?是被更強的強者結束的——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最終統(tǒng)一了北方,與南方宋齊梁陳對峙,為中國帶來了南北分治的南北朝時代。
觀乎中國的歷史,似乎只有強者霸道之后的懷柔,能夠造就比較穩(wěn)定的和平。如果沒有絕對強勢的一方,雙方就始終處于對抗狀態(tài);如果絕對強勢的一方在統(tǒng)治之后不愿意懷柔與和解,則對抗難免始終連綿不絕。
只是在巴以沖突之中,以色列相對于巴勒斯坦是強勢,但面對整個阿拉伯世界是弱勢;阿拉伯世界面對以色列是強勢,但面對以色列背后的美國卻是弱勢;美國雖然強勢,卻又不方便也不可能直接參與中東的沖突。
這個糾纏不休的局一日不打破,和平恐怕就一日沒辦法實現(xiàn)。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