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國書香節(jié)暨羊城書展于8月16日—20日在琶洲展館舉行。今年書展緊貼“悅讀?為祖國喝彩”主題,首次設立“絲路灣區(qū)”展廳,發(fā)布極具廣東本土特色的“粵港澳大灣區(qū)城市閱讀地圖”?;顒臃矫妫?7日在羊城書展館舉行的“中華經典,粵語傳承”活動深受大小書迷歡迎,現場近100位讀者與小記者通過唱粵語童謠、看圖猜粵語俗語、閱讀《粵韻唐詩》《粵韻宋詞》《廣府童謠氹氹轉》《童說嶺南:聽彭嘉志講古仔》等書籍,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粵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讀者最愛在游戲中學習粵文化
據了解,本屆書香節(jié),無論是羊城書展館的嶺南文化中心地立體拍照場景,還是廣東文旅館的粵劇、嶺南古琴、廣繡、廣東醒獅、廣州欖雕等20多個代表本土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非遺項目展示,都讓讀者感受到濃郁的嶺南風情。圖書方面,廣東館設置了“領略嶺南醉風情 展望花城新景象”嶺南文化圖書展位,而8月20日更特設“南國風情日”,市民可參與南越文化、嶺南民間故事、嶺南三秀、大灣區(qū)古村落等主題講座,站在學者的肩膀上、從不同的視角與切面,了解嶺南文化。
在17日的粵文化活動中,小學生讀者被豐富的閱讀體驗吸引了,他們除了翻開圖書閱讀,還用手機掃書上的二維碼收聽粵語童謠、粵語講古或粵語誦唐詩宋詞。舊部前小學三年級的楊熙朗說:“來到羊城書展,體驗了大屏互動、流線地圖等不同形式的閱讀,很高興還看到粵文化的有聲書,聽著親切的粵語,看著豐富的嶺南文化知識,閱讀變得越來越有趣?!?/p>
雷先生的女兒今年三歲,他說:“我們特意來羊城書展參加粵文化的活動,女兒聽著《何家公雞何家猜》《月光光》《落雨大》手舞足蹈的很開心,自己也是聽著這些童謠長大,倍感親切。今天得知,圖書作者陳輝權還為唐詩宋詞譜曲,讓古詩詞成為朗朗上口的粵語兒歌,相信粵語的傳承有了更接地氣的方式。”現場大部分家長表示,可讀、可聽、可唱的閱讀體驗,更能提起孩子的閱讀興趣。
廣東作者“抱團”為嶺南文化出力
在本屆書香節(jié)活動中,粵文化活動與其他閱讀活動最大的不同是圖書的作者陣容強大,包括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甘于恩、著名詞作人梁天山、著名作曲家陳輝權、小學校長葉麗詩、羊城網總編輯勞震宇、粵語說書非遺傳承人彭嘉志,共有六位之多,而且來自不同領域。他們利用自己的特長為本土文化出力,“抱團”出版青少年粵文化讀物,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羊城網總編輯、《粵韻唐詩》《粵韻宋詞》《廣府童謠氹氹轉》作者勞震宇告訴記者,圖書是一種文化載體,同時也是一種市場商品。在出版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特別是非虛構類的書籍,僅僅靠一個天才作者獨自完成整本書的策劃創(chuàng)作,成功的機會將越來越少,即便是很多單獨署名的圖書,背后很可能也是團隊協(xié)作的。所以,一群志同道合,又各有所長的人一起合作策劃創(chuàng)作,很可能將是未來圖書出版的大趨勢。他說:“例如在《粵韻唐詩》《粵韻宋詞》的創(chuàng)作中,我主要負責自己擅長的傳播營銷策劃,梁天山老師的專長是詩詞賞析以及該詩詞與粵文化關系的解說,陳輝權老師則擅長畫畫和朗誦,這樣大家就能很好地形成互補關系。圖書出版后,陳輝權老師還從中產生為唐詩宋詞譜曲的靈感,寫出了《池上》《游子吟》《春曉》等朗朗上口的粵語童謠,在越秀區(qū)各中小學中傳唱。”
《廣府童謠氹氹轉》作者之一葉麗詩,同時也是一位小學校長,她認為,現代教學講求浸入式教育體驗,傳統(tǒng)文化也可以借鑒這種方式,只要廣東本土作家齊心協(xié)力,發(fā)揮特長,共同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相信嶺南文化的傳播道路會更寬更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場。作者:鐘蘊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2019南國書香節(jié):嶺南文化百花齊放,粵語書籍大受歡迎!》http://m.csd7.cn/event/38261.html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