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網(wǎng)上沖浪的阿Y,無意中點進了一個神奇的豆瓣小組。一開始被TVB的標簽所迷惑,以為是講粵語經(jīng)典臺詞,結果是一個”扮蟹“的興趣小組。
▲欺騙了幼小心靈的我
▲小組介紹,所有人必須中英混雜著說
進去后發(fā)現(xiàn)大家都在模仿這種“中英混合”說話模式,一時間我分不清是敵是友,是真心學習還是在嘲諷。
▲看!被迷惑了的人不止我一個!
一直以來,香港人說話加英語都被人詬病,覺得這是裝的表現(xiàn)。但其實除了極個別ABC中文水平是在令咂舌,粵語表達時就是習慣加英語詞,自然到毫無英語基礎的爺爺嫲嫲問你:“邊到搭lift?”你都認為很平常。
難道粵語區(qū)的我們天生是“BKING”?
01
為什么粵語喜歡夾雜英語詞?
先不說這樣說話大家喜不喜歡、好不好的問題,來分析一下為何會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
從歷史角度看,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古就對外交流,而香港更是被割讓給了英國。經(jīng)商肯定要學對方的語言才可以,但早期并沒有系統(tǒng)化的學習教材,朝廷又禁止外國人學中文,所以那時候中外雙方交流是通過“廣東洋涇浜”,就像小時候還沒學音標時,用中文標記英語單詞。
▲《自學英語不求人》出版年份:1902,圖源水印
這種“音譯式構語構義”使得類似“的士”(taxi)、“士啤呔”(spare tyre)、“笨豬跳”(bungee jump)等詞變成漢語詞,當然也有“半中半英”的粵語詞“唔啱key”、“M記”,他們在社會變遷中逐漸融合到粵語語言體系里。
▲白云山的笨豬跳
此外,夾雜英語還可能是因為原本詞匯的缺失,并且想要更精準的語義表達。就像“PPT”、“APP”、“NBA”這類西方傳來的事物,直接用英文會比使用譯文“幻燈片”、“美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要好得多。
又或者是一些專業(yè)術語、專業(yè)用詞大家已經(jīng)習慣使用英文詞匯,金融領域、醫(yī)學領域等尤為明顯。
▲圖源水印
翻譯詞匯無法表達原詞所暗含的情緒和畫面感,例如“琴晚玩得好high”的“high”,用“開心”可以替代,但就沒有了那種飄飄然的感覺了。
▲圖源《廣州粵語與英語的語碼轉(zhuǎn)換順應性研究》
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人類的本質(zhì)就是愛偷懶,說話也會貫徹快捷省力的原則。插入粵語中的英語一般有兩個特點:
1.發(fā)音音節(jié),英語比粵語短,例如:book–預定,keep–保持
2.英語詞比中文詞短,例如:NBA、CFA
更何況,香港使用英語的頻率會更高,一方面是學習和工作接觸全英語環(huán)境的幾率很高,另一方面在國外長大的孩子也很多。
粵語里夾雜英語,并不是我們扮嘢、高傲,反而是長期融合新興事物、外來事物的表現(xiàn)。除了英語詞匯,粵語也存在大量日語、葡語等不同語言轉(zhuǎn)變而來的詞語。
梁啟超在1905年創(chuàng)作的粵劇劇本,里面運用了中日英三種語言,非常好地體現(xiàn)了粵語超強融合的特點。
▲節(jié)選自《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 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
02
為什么粵語加普通話卻不可以?
我們都很習慣在粵語里加英語詞,也從不會覺得有什么問題。那么類似的思路,問題就來了:為何不能再粵語里加普通話詞呢?
認為可以適當混用普通話詞的朋友,提出類似“混合英語使用”的思路:
一些詞粵語無法找到可替代的詞(新造的詞、專業(yè)用詞),或者直譯很奇怪、為了新潮或講梗需要直接用,直接套用省時省力。
例如一些人名:易烊千璽,粵語發(fā)音是“jik6 joeng4 cin1 saai2”,薛之謙,粵語發(fā)音是”sit3 zi1 him1”,全是搭配起來會舌頭打架的字詞。
還有一些一旦用粵語翻譯過來就容易產(chǎn)生異議或難反應過來的詞語:優(yōu)酷(jau1 huk6)。
同時,他們認為這就類似海龜,在長期英語環(huán)境里生活所以很難轉(zhuǎn)變過來,長期說普通話有時很難轉(zhuǎn)過來,偶爾借用可以接受。
但更多的人持反對態(tài)度:英語和普通話從本質(zhì)就是不一樣,他們和粵語的關系,一個是陌生人另一個則是親戚。
在普粵通用漢字的情況下,粵語有比較完整的音系,就是哪怕原本粵語詞庫里沒有這個詞,也基本可以一一對應直譯過來。
與此相反的情況,在閩南語里很多類似“小巨蛋”、“長頸鹿”這類普通的詞,也是沒法直譯過來的,他們必須閩普混用。
▲圖源維基百科
當然也有持有更強硬態(tài)度的自己友,他們認為除了已經(jīng)借入到中文里的詞,一個英語詞都不加,一個普通話都不加,才是一個有正常語言能力的人該有的表現(xiàn),也是一個人尊重不同語言的表現(xiàn)。
有些時候這種有些“矯枉過正”的觀點,是為了下一代能更系統(tǒng)地接受粵語語言系統(tǒng)。從一開始就為了省力、省事而直接套普通話詞,久而久之粵語詞語被替代光了。而且當一個人經(jīng)常性地不能反應出粵語,就會干脆直接講普通話了。
觀點有很多不同,但一個更理性的、大家接受粵語夾雜英語的原因:
這些被接受了的英語詞,很多不是死板地、直接地套進粵語里,而是根據(jù)粵語使用情景發(fā)生了進化。
一般來說英語是字母組織在一起才形成最基本的表達意義的單位,但是 “OK” 這個詞在長期的使用和演化中已經(jīng)可以拆分開了。
“你O唔OK???”即“你得唔得???”OK被拆分開,像是漢字那樣插進話語里使用。
還有一些英語詞完成了“轉(zhuǎn)借”(loan shift)現(xiàn)象,即“雙語人把甲語言中一個詞的意義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同乙語言中的某個詞相對應”。
例如:“short”,它的本義是短的、矮的,但在粵語里卻逐漸蛻變出和本源無關的意思和用法:
1.電器短路(short-circuit)
“個電掣應該 short 咗?!?/p>
2.形容物件失靈、運作不正常
“部電話 short short 哋嘅?”
3.形容生物的腦子不正常、神經(jīng)病
“佢個腦 short 咗。”
這些英語詞在本土的文化、習慣基礎上衍變出新意思,具有擴充本地詞匯、擬補粵語詞匯應用上的不足的意義,對粵語來說并沒有“鳩占鵲巢”,敵對的焦慮感自然會降低。
當然也不能否認,英語地位與普通話地位差異造成大眾態(tài)度的差異。
03
粵語說得好,能力不會差
粵語大神荷達有個觀點,方言最終可能演變成由精英傳承下去。只有那些對語言精準度敏感的人、愿意主動深入學習方言的人,才會好好地學習語言、執(zhí)行語言之間的差異。那些剩下還能正確說自己家鄉(xiāng)話的人,往往也是普通話說得很好的人。
▲截取自荷達知乎問答內(nèi)容
在目前沒有系統(tǒng)化學習粵語的情況和大環(huán)境粵語氛圍缺失背景下,能夠講流利地講粵語的新一代,很大程度看出他的家庭教育情況、個人學習能力(特別是語言學習天賦)。很多小學的老師表示,能夠流利自如地使用粵語,幾乎可以看成是一種特長。
▲馬來西亞華人起碼能說5種語言
至于,粵語里混雜其他語言的行為,是現(xiàn)實發(fā)展的必然現(xiàn)象,還是新生代語言能力退化的表現(xiàn),就交由各位自己定奪了。
參考文獻:
[1]陳潔.廣州粵語與英語的語碼轉(zhuǎn)換順應性研究[J].海外英語,2017(08):187-188+191.
[2]張智林.英語詞與香港粵語詞的語法融合現(xiàn)象
[3]知乎.為什么在很多方言的對話中經(jīng)常夾雜普通話,而在粵語對話中卻很少這種現(xiàn)象?
[4]上流UpFlow.廣東人說話夾英語,真不是為了裝X
[5]知乎.香港人說話都喜歡粵語加港版英語交叉著來嗎?
各位自己友,
你們怎么看粵語混雜其他語言的現(xiàn)象呢?
歡迎在評論區(qū)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