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洹河之畔,青銅大鼎造型的殷墟博物館新館矗立岸邊,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隔河相望,館體上方“大邑商”三個甲骨文字格外醒目。

2月26日上午,隨著清脆的龍紋石磬聲響起,殷墟博物館新館展廳的青銅色大門緩緩開啟,籌建3年多的殷墟博物館新館開放。大廳高墻上,“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九個大字映入眼簾;頭頂,一只玄鳥盤旋飛舞,寓意“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殷墟博物館新館落成,展示了幾代考古人的累累碩果,也意味著殷墟大遺址保護利用工作站上了新起點。

殷墟博物館新館是首個全景式展現(xiàn)商文明的國家重大考古專題博物館,采取安陽市政府與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央地”共建模式,總投資約10.6億元,占地面積262.5畝,建筑規(guī)模5.1萬平方米,展覽面積約2.2萬平方米,主體建筑共4層,高22米,寬146米,分地下1層、地上3層,幕墻高度21.9m。博大建設集團承建了殷墟遺址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的建筑幕墻施工,歷時10個月的緊張施工,于2月23日完成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

殷墟博物館新館在建筑設計方面,經過全球征集評選,采用了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院士的設計方案,以《詩經·商頌》為源,以綠野草臺、鼎立大地、層疊深邃、青銅裝裹為形,以綠色低碳、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模式為要,形成具有殷墟文化內涵和考古學意義的“中華之范、文明圣殿”。

項目采用開縫青銅飾面幕墻系統(tǒng);玻璃幕墻系統(tǒng),屋面開縫仿青銅飾面系統(tǒng),屋面仿青銅色裝飾金屬百葉系統(tǒng);屋面金屬板幕墻系統(tǒng),玻璃采光頂系統(tǒng),石材玻璃相間鋁合金窗系統(tǒng),玻璃欄板系統(tǒng),全玻璃幕墻系統(tǒng),吊頂系統(tǒng),入口門系統(tǒng)等。

殷墟博物館新館幕墻銅板共計6020 塊,其中標準件1441塊,異型件4579塊。異型件中單種圖型對應單塊銅板2674塊,小塊異型件1541塊,隱藏燈帶角度件 364塊。

殷墟博物館新館幕墻系統(tǒng)大量采用1.2mm厚浮雕青銅板幕墻。銅板采用古法手工鍛打浮雕銅板及現(xiàn)代機械沖壓浮雕銅板兩種工藝,其中手工鍛打浮雕銅板鍛造立體浮雕效果高度為20~100mm;機械沖壓浮雕銅板立體浮雕效果高度為2~5mm。

博大建設集團項目部深感責任之重大,使命之光榮。為確保青銅板幕墻的質量,實現(xiàn)建筑設計效果,博大項目部經過反復加工試驗,通過古法制作與現(xiàn)代加工工藝技術的有機融合,通過深化設計和BIM建模優(yōu)化,按照 BIM深化結果,所有異形件均進行耗時耗工的二次手工制作,相繼克服了幕墻版塊顏色統(tǒng)一難度大、鍛打工藝要求高、異形件二次手工制作等難題,圓滿完成幕墻施工任務,最終較完美達到幕墻設計效果,保障殷墟博物館新館按時開放,得到了安陽市相關部門及館方的高度認可。

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因而殷都安陽排在中華古都之首。1961年3月4日,殷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13日,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