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會不會在某年某天將會消失呢?

我們,會不會是最后一代說粵語的人?

如果把這些問題放在1980年代、1990年代,乃至2000年代,恐怕都會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其時粵語流行文化正是風靡全中國、乃至全球華人的黃金時代。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粵語黃金時期的四大天王,圖源水印

但到了2010年,這些問題卻被一紙?zhí)岚杆?。自始之后,保護粵語也逐漸成為了粵港澳人民都日漸關心的話題,甚至還引發(fā)了北京、上海等地對于其本土語言保育的反思。

01

擔心粵語消失是杞人憂天嗎?

現(xiàn)在官方媒體或權威機構并沒有一份非常詳細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粵語文化傳承的現(xiàn)狀怎么樣,但有一份2017年的非官方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各大城市在不同年齡段使用地方語言者的比例中,6-20歲能熟練使用地方語言的人數(shù)比例最低,廣州也不例外。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但就從大家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以及廣泛的媒體報道可見,特別在95后的廣州年輕人之中,粵語普遍已經(jīng)說得不大地道,受到普通話影響,經(jīng)常讀錯音。

例如:“垂直”(seoi4 zik6)讀成“除夕”(ceoi4 zik6)、“經(jīng)常”(ging1 soeng4)讀錯“經(jīng)長”(ging1 coeng4)

很多粵語字詞不會使用,而使用普通話甚至內(nèi)地一些方言詞匯,例如:裝逼、坑爹(粵語可以用“扮嘢”、“搵笨”表達)。

至于在00后之中,情況更嚴重,很多本地家庭的小朋友已經(jīng)不會說粵語,不僅僅在學校與同學以普通話溝通,甚至回到家也與長輩用普通話溝通,出現(xiàn)了所謂“土生撈仔”的現(xiàn)象。

▲圖源你好嘢

即便一衣帶水的香港,粵語在下一代的傳承問題亦是不容樂觀,在媒體和網(wǎng)絡上,近年相關的討論不絕于耳。

從全球來看,自1970年起已有近400種語言失傳。目前世界上現(xiàn)存7000種語言中,有一半的語言只有不到一萬名使用者,而四分之一的語言只有不到千名用戶,除非采取有效措施,否則在一個世紀之內(nèi)這些語言(至少3000種)都會消失。

從歷史來看,滿語在清朝立國之初被定為國語,但在不過兩百多年時間之后,連其末代皇帝溥儀都在其自傳中稱自己不會滿語了,而到現(xiàn)代還能說滿語的也只剩下五十人了,可見語言的消失速度遠比我們相信之中要快得多。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溥儀,圖源網(wǎng)絡

可見,如果情況繼續(xù)持續(xù)惡化下去,90后是最后一代會說粵語的人,這恐怕并非杞人憂天的判預測。

02

粵語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網(wǎng)絡上有不少人持有這樣的觀點——即便中國所有的地方語言都消失了,這也沒關系,用普通話不是更便于溝通嗎?

這種觀點在網(wǎng)絡上大行其道,顯示出很多人對于語言文化的無知,我們不禁反問一句:如果中文消失了是不是也沒有關系呢?大家只用英文溝通是不是更容易融入國際社會呢?

首先,粵語作為溝通的工具,在詞匯和音韻上的豐富程度,也有著普通話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這決定了使用粵語的粵港澳人民,在交流的效率以及溝通的準確性上遠勝于其他語言。當他們與家人、同學、朋友溝通時,使用粵語也更親切和生動、有趣。

其次,粵語也是本土藝術文化的載體。包括粵劇、相聲、棟篤笑、粵語流行歌、粵語電影、粵語電視劇等等多姿多彩的藝術文化都離不開懂粵語的創(chuàng)作者、表演者、欣賞者。如果粵語某天已經(jīng)不再被使用了,那么這些藝術文化亦將不復存在。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粵劇手稿,圖源網(wǎng)絡

再次,粵語也是象征著作為廣府人的族群身份認同,如果連粵語都不會,那就很難說是一個廣府人了。對于本土語言的缺失,不但會逐漸模糊他們對家鄉(xiāng)族群的身份認同,也會讓自己的中國人身份認知變得抽象起來,那如何讓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家鄉(xiāng)、愛國家?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唐人街有大量的粵語人群,圖源pixabay

所謂的中華文化,其實是數(shù)千年來中國各地各族語言文化的融合與沉積,而粵語正正是其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即便在海外,也存在著龐大的華人群體是使用粵語作為母語。如果失去了粵語,那中華文化也等于進行了慘烈的自我閹割。

03

粵語為什么會出現(xiàn)傳承危機?

很多人會把粵語的傳承危機歸咎于粵語和普通話的二元對立,此消彼長。

在世界各國,多種語言并行是很普遍的事情,例如美國就沒有規(guī)定官方語言,而小小的瑞士人口不過六百多萬,但就有三種官方語言,并有各自的報紙和電臺、電視臺。這并不影響彼此對于國家的認同,也不影響彼此的交流交往。

早在1958年,周恩來總理就說過:“我們推廣普通話,是為的消除方言之間的隔閡,而不是禁止和消滅方言。方言是會長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來禁止,也不能用人為的辦法來消滅?!?/p>

而從廣州80后在生活和工作上的溝通,普遍都自由切換地道粵語和標準普通話的情況來看,學習普通話顯然并不會構成對傳承粵語的障礙。

之所以在2010年開始,粵語傳承危機呈現(xiàn),是有多個主要因素在同時起作用的。

第一個是全國人口的大規(guī)模流動。

自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大量的人口從農(nóng)村轉移到城市,從中西部內(nèi)陸地區(qū)轉移到東南部沿海地區(qū),從春運的情況便可知道這種人口流動的規(guī)模是古今中外都前所未有的。廣州作為華南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城市之一,大量的外來人口,使到這座城市的本土人口比例下降。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最初的時候,外來人口來到廣州,不學粵語是無法很好地融入本地的生活,但當本地人口與外來人口的比例慢慢地改變之后,外地人來到廣州已經(jīng)不必一定要學粵語了,反倒是廣州本地人如不會普通話則生活消費都會有困難。

第二個是粵語文化創(chuàng)作的后繼乏力。

由于內(nèi)地經(jīng)濟的崛起,不少年輕創(chuàng)作者都北上“掘金”,老一輩創(chuàng)作者又逐漸凋零,而廣東本土的創(chuàng)作力量因為體制和土壤等原因也不爭氣,加上歐美日韓泰等文化輸入,以及內(nèi)地各類作品質(zhì)素不斷提高,導致無論是粵語流行歌、粵語電影、粵語電視劇等無論在全國還是粵港澳地區(qū)的影響力都大不如前。

加上國內(nèi)對電視上播出的兒童動畫片政策不斷收緊,當年廣東的80后還能看到粵語版的《聰明的一休》、《花仙子》、《星仔走天涯》、《變形金剛》等優(yōu)秀外國引進動畫作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第三個是對于本土文化的教育缺失。

在1980年代的廣州,中小學除了語文課之外,其他課程大多還是采用母語教學,但進入1990年后來全部改為普通話授課。因為后來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guī)定普通話是主要教學語言。

但現(xiàn)實是,不少學校實際上卻變成了,規(guī)定學生進入校園后,即便在課間也就要講普通話而不能講粵語,甚至還有學校發(fā)通知要求學生回家跟家長也要說普通話。

這種情況經(jīng)常引起社會爭議,亦曾有教育部門提出矯正,但因為學校領導對普通話教育政策的錯誤理解又或是片面追求某些考核指標,卻總是繼續(xù)堂而皇之地執(zhí)行。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圖源GQ報道

至于在校園掛起“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以及“講普通話做文明人”,這類顯然是刻意壓縮地方語言的使用空間,并將之刻意矮化的標語,更是司空見慣。

另一方面,本土語言文化教育在應試教育制度下常常名存實亡。

因為并不影響升級考試,所以不少學校都能免則免,又或是搞些掛羊頭賣狗肉的表面功夫,曾有中學要求學生拍傳承廣府文化的視頻,但卻要求只能用普通話講對白這種咄咄怪事。

五羊小學曾花大力氣做過一本認識廣州本土語言文化的校本教材,也因種種阻力而無以為繼。

第四個是存在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無知。

不少人極力將普通話的歷史文化地位捧高,奉為“國語”,而將各地各族的語言貶低為“土話”。但事實上,普通話作為一種以北方語言作為基礎的新新語言,其存在歷史不過一百年,而在音韻詞匯上,與中華古漢語在的傳承關系上也遠遠比南方各地語言更為疏離。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將各地各族語言文化所沉積的中華文化簡單地等同于普通話文化,不僅僅對地方語言文化的傳承造成傷害,同時也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這種情況就有點像計劃生育,最初推行計劃生育這項國策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優(yōu)生優(yōu)育,但在執(zhí)行層面上就變成了少生育不生育,出生率越低越好。結果造成了目前中國人口結構的斷層,導致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出現(xiàn)。盡管近年放開二胎,但還是很難完全解決這些“后遺癥”。

我們認為,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推廣普通話作為通用性語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推廣普通話的目的,應該是在于人人會講普通話,而不是在于人人只講普通話。無論是支持傳承粵語的人還是推廣普通話的人,都應該放棄二元對立的觀點,而彼此尊重和包容。

04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該如何傳承粵語?

正如上面所述,80、90年代粵語文化在全國的流行有其客觀歷史因素,在未來不大可能重現(xiàn)昔日那種風靡華人世界的輝煌,但粵語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多元組成部分,卻是可以通過我們這一輩的努力保存下來,并且繼續(xù)發(fā)展的。

粵語是中國除普通話之外最多人使用和最有影響力的語言,粵語的傳承對于中華文化的保育也有著標桿的意義。

作為創(chuàng)作者,身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又可以為粵語文化的傳承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努力發(fā)掘文化內(nèi)涵。

我們見過太多拿粵語文化當成政績或者生意來做的人了。事實上他們本身對這種語言文化并沒有情懷,所以根本不會花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探討,做出來的事情也僅僅是停留于表面的熱鬧,要不就是拿一些文化符號出來招搖,要不就是拿粗俗內(nèi)容當成傳統(tǒng),甚至是掛羊頭賣狗肉,熱鬧過后就只留下一地雞毛一片罵聲。

這對于傳承傳播粵語文化并無裨益,反而是有所傷害?;浾Z文化博大精深,不是說每個人都要成為專家才有資格傳播傳承,但至少做出來的事情要經(jīng)得起考驗。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

第二,要有創(chuàng)新的表現(xiàn)形式。

李小龍最厲害之處不是他的功夫,而是他能夠利用電影這種當時最流行的媒介傳播形式來向全世界傳播中國的功夫文化。

粵語文化本身是存在于生活之中的、在不斷流動和變化的,學術性的研究當然重要,但不應將之存放在象牙塔之中,也不應限于枯燥的說教,而是要用更多創(chuàng)新思維,變成大家喜聞樂見的傳承和傳播方式,這樣粵語文化才能存在強大的生命力。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第三,要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

很多人講起粵語文化的傳承傳播都強調(diào)其使命愿景,但缺乏一個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模式,終究都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所以千萬不要避談錢,粵語文化的傳承傳播需要錢的投入,也需要從傳承傳播過程之中賺到錢,并再將這些錢再次投入到傳承傳播之中。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粵語Tee

光有熱情熱血是不夠的,只要把粵語文化的傳承傳播能變成一項可持續(xù)并不斷發(fā)展的文化產(chǎn)業(yè),并吸引到更多的人投入其中,這樣粵語文化才能重拾輝煌。

第四,要尊重不同語言文化。

每個人都有使用不同語言、學習不同文化的權利。我們傳承傳播粵語文化,其實歸根到底是希望保持語言文化的多元性,而并非希望透過粵語文化抵制、排斥、貶低其他的語言文化。

我們在傳承傳播粵語文化的同時,也支持在全國推廣普通話,支持上海人講上海話、支持四川人說四川話、藏族人說藏語……只有尊重其他不同的語言文化,才能使我們的努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彼此共榮共存。

05

對粵語文化繼續(xù)傳承的希望

必須承認,由于歷史發(fā)展和社會改變的慣性,已經(jīng)令到粵語文化的傳承出現(xiàn)了嚴重的斷層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你說的廣州話是已經(jīng)普通話化的廣州話,截取自品城記

最近有廣州市中心舊城區(qū)的小學校長告訴我們,現(xiàn)在會講地道流利粵語的10后小學生,都快被視作特長生看待了,學校專門培養(yǎng)他們代表學校參加各種粵語講古、唱歌等比賽。

即便學校摘掉“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以及“講普通話做文明人”這類標語,對于新生代來說,也是難阻粵語式微的慣性。

幸好的是,十年過去,不僅僅是民間對于粵語文化的保育作出了眾多的努力,而朝堂之上開始也出現(xiàn)了更多積極的聲音。

兩年前,國家領導人在廣州視察時,就專門去了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并明確指示要“傳承粵劇精粹,留住文化根脈”。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圖源水印

在今年,全國兩會之中,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就將領導人的指示具體化進行提案,建議組建大灣區(qū)粵語保護傳承中心。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圖源CCTV

她認為,粵劇正是需要用粵語演唱的地方戲曲藝術,從創(chuàng)作、演出到觀眾,都離不開粵語這一核心語言。因此,粵語的保護對粵劇藝術的傳承發(fā)展至關重要

上個月,作為曾擔任廣州市市長的陳建華,在卸任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主任前,也在參加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時提出,粵港澳大灣區(qū)是全球第四大灣區(qū),廣州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地,要保護好廣府文化核心——粵語。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圖源水印

他建議為弘揚嶺南文化,提高廣府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全市在學前教育階段推行普通話與粵語雙語教學,為粵港澳大灣區(qū)粵語傳承發(fā)展提供良好語言環(huán)境。

06

期待營建多元并包容的社會

語言會影響人的思想,包括世界觀和認知過程。

語言相對論的奠基人、美國語言學家沃爾夫曾說過:每一種語言都是一個世界觀的編碼,對說話者有很大的影響。人們使用語言的習慣影響了其思維的習慣,因此,不同語言的使用者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

應承我,唔做最后一代講粵語嘅人!

▲圖源嗶哩嗶哩UP主:殿下在香港-香港在世界

像是平時聽足球評述,粵語和普通話足球評述完全是不同的感受?;浾Z評述時的語言密度明顯會高很多,這是因為粵語從歷史上沉積下來的動詞和形容詞會比起普通話更豐富,顯然是更有助于聽眾對球員的某一種動作或某一種狀態(tài)有更精確的理解。

種種研究表明,多語個體有助認知發(fā)展。早在中世紀,查理曼大帝就宣稱“學會了第二種語言,就擁有了第二個靈魂。”。

所以,我們一直主張廣州的新生代需要掌握三語三文——粵語、普通話、英語和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這樣能更有助于我們突破單一語言思考的局限,也令我們有更寬闊的格局去理解這個世界。

最后,我們期待著一個允許多種語言文化并存并且相互尊重的社會,并且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而繼續(xù)為之而努力!

各位自己友,

一起在評論區(qū)、朋友圈為粵語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