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有很多網(wǎng)友都喜歡用“白話”這個詞來指代粵語,用“國語”這個詞來指代普通話。

但我自己寫文章或者拍視頻就不會這樣用詞,因為前者不夠嚴謹,而后者顯然是錯誤的。

?

為何不宜用“白話”指代粵語,用“國語”指代普通話?

▲圖源網(wǎng)絡

其實,“白話”這個詞用來指代“粵語”會很容易出現(xiàn)歧義,“白話”本身不并是一種語言的名稱,而是在不同的語境下,它往往會用來指代不同的語言。

你可以理解,“白話”的意思,就是直白的話語,用來區(qū)別于讀書寫作使用的文言,又或者是正式場合使用的官話。

為何不宜用“白話”指代粵語,用“國語”指代普通話?

▲圖源網(wǎng)絡

所以,不同地方所講的白話,很自然就不是同一回事——廣州有廣州白話,潮州有潮州白話,蘇州有蘇州白話,上海有上海白話,南京有南京白話,閩南有閩南白話。

某程度上,現(xiàn)在除了普通話之外的地方語言,都可以算作白話。

就像“爸爸”這個詞一樣,并不是特別指這個世界上某一個具體的男人,而是用來描述一個相對身份關(guān)系。你的爸爸,和我的爸爸,當然不是同一個男人啦!

當我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上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輸出觀點,那當然就不能用一個含糊不清的概念。

?

為何不宜用“白話”指代粵語,用“國語”指代普通話?

▲圖源網(wǎng)絡

而“粵”這個概念,其實最初是和“越”這個字相通,漢族中原皇朝泛指長江以南的小數(shù)民族,后來為了區(qū)江浙一帶的吳越和福建一帶的閩越等等的百越民族,從東晉開始,就逐漸把嶺南的南越統(tǒng)一改寫作“粵”,用來指代現(xiàn)在的廣東、廣西、海南地區(qū),而廣東就稱為“粵東”,廣西就稱為“粵西”了。

到了民國時期,由于廣東和廣西經(jīng)常處于不同軍閥的統(tǒng)治之中,所以,就將廣東簡稱為“粵”,將廣西簡稱“桂”,而到1988年,海南島又被從廣東單獨劃出成為一個省,就簡稱為“瓊”了。

為何不宜用“白話”指代粵語,用“國語”指代普通話?

▲圖源網(wǎng)絡

因此,“粵”這個字,是有文化意義和行政意義之分的,前者指整個嶺南地區(qū),而后者就僅指廣東省。

?

也有人說,粵語這個概念是近幾十年發(fā)明的,以前老一輩只會講白話。其實,早在明清時代的書籍,乃至清末民初的報刊里面,就已經(jīng)大量使用“粵語”和“廣東話”這兩個詞,反而用“白話”來指代粵語的例子,并沒有在早期的書籍報刊之中找到過。很多老一輩,因為沒接受過好的教育,而且以前的媒體和交通也不發(fā)達,才對自己的母語日用而不知。

為何不宜用“白話”指代粵語,用“國語”指代普通話?

▲圖源網(wǎng)絡

?

再說說“國語”這個詞。

拋開春秋時代左丘明的歷史著作《國語》,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國語”和“普通話”這兩個詞的概念,其實是在清末才從日本傳入中國的。

在1909年,清政府正式設(shè)立“國語編審委員會”,將當時通用的北京官話定為國語。在中華民國成立后,雖然就“國語”的發(fā)音標準有過很多爭論,但“國語”這個詞就一直被沿用了下來,并寫入了法律文件之中。

為何不宜用“白話”指代粵語,用“國語”指代普通話?

▲圖源網(wǎng)絡

不過,當時很多的進步人士其實是反對使用“國語”這個詞,因為此舉實質(zhì)是仿效德國和日本的做法,但是日本和德國的民族文化相對單一,而中國卻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即便是人口最多的漢族,各地的語言也大不相同,如果將北京官話作為代表一國之語言的“國語”,實質(zhì)上就是將它凌駕于各地各族的語言之上了。

不過,這些反對聲音往往就被淹沒于當時救亡圖存的時代背景之下了。國民政府北伐成功后,一向以德國和日本為師的蔣介石,甚至在“國語統(tǒng)一”的名義下,一度頒令禁止使用地方語言拍攝電影,但由于遭到很多粵籍官員的反對,以及后來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禁令才不了了之。

為何不宜用“白話”指代粵語,用“國語”指代普通話?

▲圖源網(wǎng)絡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就廢除了“國語”的稱謂。在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就將國家通用語言定為“普通話”,意思即是普遍共同之語言。

在1958年1 月,周恩來總理在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上就開明宗義指出:“我們推廣普通話,是為的消除方言之間的隔閡,而不是禁止和消滅方言?!?/strong>

周總理認為,要求人人都能說得像北京人一樣,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應對不同對象有不同要求,比如對廣播員、電影和話劇演員、師范學校的語文教師,就應該要求嚴些,對一般人就寬些,對中年以上的人就不能要求太高,從而提高大家對學習普通話的信心和興趣。

周總理的意思很明確,推廣普通話的目的是為了令到新中國人人都會講普通話,而不是像國民黨政府那樣要求所謂“國語統(tǒng)一”,貶低甚至扼殺全國各地各族的語言。

為何不宜用“白話”指代粵語,用“國語”指代普通話?

▲周恩來,圖源網(wǎng)絡

現(xiàn)在不少香港的朋友依然用“國語”這個詞來指代“普通話”,其實他們是受到了臺灣的影響。

但是,即使在現(xiàn)在的臺灣地區(qū)所講的所謂“國語”,和大陸地區(qū)所講的普通話,由于各自經(jīng)過多次不同的審定,其實發(fā)音和詞匯已經(jīng)有了很多差異。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垃圾”這個詞,大陸地區(qū)會讀“l(fā)ā jī”,而臺灣地區(qū)會讀成“l(fā)è sè”了。

為何不宜用“白話”指代粵語,用“國語”指代普通話?

▲圖源網(wǎng)絡

所以,學會普通話當然重要,但如果把普通話奉為“國語”,那顯然就是有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先賢當初制定普通話的初心了。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如果我們想傳承粵語,同時又要推廣普通話,那我們是不是先要從使用正確的詞匯開始呢?

各位自己友,

你覺得用對這些專有名詞重要嗎?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