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中國家長永不停歇的探索和追求,也是中國家長焦慮與不安的最大來源,當然更是中國家長最大的銷金窟。
這兩天,看到三條讓人關于教育的新聞。
第一條來自浙江金華,說的是某小學讓學生們戴上一個監(jiān)控走神的頭環(huán),據(jù)說這個頭環(huán)可以檢測學生的腦電波,判斷學生是否集中注意力。而監(jiān)控數(shù)據(jù)還可以傳遞給老師和家長。
第二條來自南京,一篇《南京家長已瘋》的自媒體文章刷爆朋友圈,說的是南京教育系統(tǒng)最近搞素質(zhì)教育試點,嚴格執(zhí)行減負,學生不做作業(yè)不測驗不刷題不排名次三點放學,一下子讓南京家長既無所適從,又憂心忡忡,害怕自己的小孩一不小心就在快樂教育中變成一個快樂的學渣。
而第三條,則是浙江教育廳發(fā)布了一個減負方案,其中擬規(guī)定小學生晚上九點,初中生晚上十點,可以經(jīng)家長確認后不完成當天剩余作業(yè)。
三條新聞三件事,都在網(wǎng)絡上引起熱烈討論。區(qū)別在于,對于監(jiān)控走神頭環(huán),大家擔心的是學生的心理健康;對于減負,大家擔心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
中國學生和家長負擔之重,壓力之大,是眾所周知,一致公認的事實。只是對于這樣的負擔和壓力,不同的人態(tài)度有所不同。
有人覺得在學生年紀尚小的階段,不能給他們太大的負擔,應該讓他們擁有快樂的童年,健康的身心,優(yōu)良的品德,開朗的性格。正是在這樣的認知之下,不同地區(qū)的教育部門都開展不同程度的“減負”,讓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不至于有過大的功課壓力。
但反對者則認為,誰沒有負擔?誰沒有壓力?你減負人家不減負,你不刷題人家刷題,到最后還不是分數(shù)說了算?誰的成功不是歷盡艱辛?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如此殘酷,現(xiàn)在減負以后考不上好學校你賠啊?他們認為,在高考指揮棒不變的前提下,減負根本就是個偽命題,成了學校推卸教育責任的借口。
這兩個針鋒相對的觀點,說得其實都有道理,前者照顧的是學生的身心健康,而后者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
當然,有的學生可以二者兼顧,但在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情況下,你選哪一個?或者說,哪個輕哪個重?
如果你問每一位家長,他們大概率會回答:“選身心健康”,畢竟大部分家長的口頭禪都是“我只想孩子平安快樂”。
可一旦遇到考試、升學這些殘酷的現(xiàn)實,家長們往往就會忘記初心,控制不住焦慮地抱怨道:“以后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可能快樂?”
更要命的是,身心健康這個事沒什么明確標準,負面作用可能十幾二十年后才顯示出來;而學習成績?nèi)庋劭梢?,每次中考高考都血淋淋地展現(xiàn)在每位家長面前。
劇場效應之下,人人搶跑,無人幸免。學校再怎么減負,除了讓家長更加焦慮之外,毫無效果可言。
教育,是一個具有極高度個性和不確定性的事業(yè),孩子成長過程之中,任何一次選擇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對他們造成不可知的影響,而即使是最具經(jīng)驗的教育專家,也不能確定一個孩子的天賦究竟在哪里,有多高。
這是人類的痛苦,但也是人類的幸運,因為不確定性和多樣性,既是天才誕生的基礎,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但對于只有一兩個孩子的家長來說,他們要的是確定性,要的是公平競爭,要的是自己的孩子不要落后于人。
而這正是應試教育所能提供的一切。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人心如此。對于不少家長來說,為孩子戴上監(jiān)控注意力的頭環(huán),大概也比學校減負更容易接受一些。
只是在強調(diào)創(chuàng)新的當下,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能有多少創(chuàng)造力,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