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每次看到一些奇葩的、不負責任的父母的新聞,很多網友都會感嘆一句:“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不過,這句話可能真要成為歷史了,因為最近據媒體報道,有委員提出:“父母應該持證上崗?!?/span>
此言一出,之前常常感慨說為人父母應該考試的網友們忽然又坐不住了,紛紛吐槽,有的說沒有可操作性,有的說做父母很忙,有的質疑說沒有上崗證難道就不讓生了嗎?
當然,這些激動的網友大概沒有認真看提案,因為許委員的提議并不是“需要持證才能生小孩”這么簡單粗暴,她僅僅是建議對適齡兒童的家長進行輔導,并且頒發(fā)“合格父母”證書而已。只是媒體報道的時候用了“持證上崗”的字眼搶奪眼球,繼而引發(fā)熱議而已。
所以大家完全沒必要擔心拿不到合格證就沒辦法生小孩,只要符合政策,想生就生好了。
但話說回頭,“父母應該持證上崗”,并不是一個偽命題,想做合格的父母,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
對于大多數的父母來說,子女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是他們最關心的。年紀小的時候對健康關注多一些,年紀漸長,對學業(yè)的關注則更多一些。
但一個孩子的成長,絕不僅僅是身體和學習,心理健康同樣也對他們的人生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而懂得關注心理健康的父母,顯然并不是大多數。
每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會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對這些心理需求的滿足,往往能對他們的性格形成有著非常正面的作用。
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會遇到不同的困境,面對不同的壓力,這時候,如何跟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即使給他們關注和引導,也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
有不少父母因為缺乏對心理問題的認知,簡單地將孩子的心理困難歸結為“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不行”,繼而將自己的認知生搬硬套到孩子身上,往往到了最后孩子真的出問題了,才后悔莫及。
例如在這次疫情期間,很多孩子長時間在家里上網課,不出門,缺乏人際交流,精神也不容易集中。一旦開學,他們立馬面臨緊張的學習競爭壓力,如果父母不理解他們的困難,認為他們在家玩了這么長時間,應該馬上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對他們橫加指責的話,很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事實上,近期中小學陸續(xù)開學的前后時段,我們已經看到了多起中小學生自殺的新聞。
這絕不僅僅是“抗壓能力弱”的問題,而是因為長期的封閉、缺乏交流以及父母不理解,令孩子們覺得不勝負荷。
我們說父母應該“持證上崗”,最重要的也許不是學會多少育兒知識,能夠輔導孩子學習到幾年級,而是學會理解他們的心。
而想理解他們,最重要的,是要和孩子做朋友。只有跟孩子成為朋友,他們才會愿意與你分享歡樂,向你傾訴苦惱,而不是只有在需要零花錢的時候才給你打電話。
而只有當他們對你敞開心扉,你才有可能理解他們那些令上一輩匪夷所思的想法和做法,才有可能引導他們走向成熟,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