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唐盛世的轉折點——安史之亂,大部分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唐玄宗、楊貴妃和安祿山。
這三位當然是安史之亂這部大戲里的重要角色,但其實引發(fā)安史之亂的直接責任人,除了起兵造反的安祿山,還有一位大家不那么關注的人物,他就是楊貴妃的哥哥、時任宰相的楊國忠。
說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哥哥,其實并不太準確,因為算起來楊國忠只是楊玉環(huán)的族兄,楊國忠去長安混飯吃之前,兩個人并不熟。
不過靠著親戚的身份和大量賄賂,楊國忠很快就跟楊玉環(huán)姐妹搭上了關系,并且有機會在唐玄宗面前混個臉熟。
楊國忠這個人在歷史上名聲很丑,但也并不是毫無本事,否則唐玄宗也不會看上他。楊國忠的特長是理財,從賭錢的時候給皇帝記賬,到后來管理整個帝國的財政,楊國忠都顯示出相當的能力。當然,唐玄宗重用他,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政治平衡,不想讓李林甫一家獨大。
等到李林甫去世,楊國忠終于沒有了對手,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真的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不過楊國忠雖然得寵,但還有另一個人比他更得寵——起碼不比他差,那就是安祿山。
安祿山從一個偷羊賊,做到三鎮(zhèn)節(jié)度使,手里掌握著帝國幾乎三分之一的兵力,還是楊貴妃的干兒子,深得唐玄宗的寵信。更氣人的是安祿山對楊國忠的前任李林甫畢恭畢敬,卻一點也看不起楊國忠這個小混混出身的宰相。這一切都令楊國忠無法接受,他發(fā)誓要除掉這個威脅自己權力的人。
于是,楊國忠不停地在唐玄宗面前告安祿山的黑狀,說安祿山虛報戰(zhàn)功欺騙朝廷賞賜,招兵買馬準備要造反。
唐玄宗問他:”你有什么證據?”
楊國忠說:”皇上只要召安祿山來京城,他肯定不敢來,這就說明他有不臣之心啦!”
唐玄宗真的召安祿山入京,結果安祿山還真的就來了。這么一來楊國忠被當場打臉,感覺好沒面子,就更恨安祿山了,還找了個借口把安祿山在京城的府邸給抄了,解一解心頭之氣?。
等到安祿山回范陽之后,楊國忠繼續(xù)在皇帝面前告黑狀已經沒用了,唐玄宗根本不想聽。而安祿山則感覺到事態(tài)緊急,再這么下去遲早被楊國忠搞死,倒不如先下手為強,于是趕緊召集兵馬,直取洛陽長安而來,漁陽鼙鼓終于沖破了大唐盛世之夢。
安祿山造反,固然有很多體制性的原因,和他個人的野心作祟,但如果沒有楊國忠的煽風點火,起碼他造反不會造得這么堅決。
而聽到安祿山造反的消息,楊國忠還高興得不得了,跟皇帝說”我早知道這小子要造反,你看?沒說錯吧?”
可憐這時候的李隆基已經是個老人家了,再也沒有當年的殺氣和精神。君臣兩人一個老糊涂,一個瞎指揮,終于讓安祿山的亂兵殺入長安。而楊國忠,也在馬嵬坡被亂兵所殺。
說起來,楊國忠并不是一個希望大唐王朝失敗的人。那么為什么他這么不顧后果地與安祿山作對,鼓吹安祿山謀反,以致逼得安祿山盡快起兵造反呢?
原因很簡單,無非是貪婪和無知。對權力的貪婪,對敵人實力的無知,讓楊國忠成為了大唐盛世的掘墓人,也葬送了自己的小命,更成為遺臭萬年的人物。
那些熱衷于鼓吹與敵人對抗,卻沒本事搞定敵人、甚至連敵我情況都搞不清的人,往往才是最大的禍國者。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