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各地區(qū)早茶文化已經成為了當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粵語中的經典話也有“得閑飲茶”的說法,成為人與人之間見面打招呼的常用語。

五花八門搶客奇招

? ? 不過近年報章上不乏廣州老茶樓的新聞,先是大同酒家突然“落閘”,跟著便是易主重開的榮華茶樓,計劃恢復昔日的粵劇茶座。消息有悲有喜,無不令人感嘆廣州百年茶樓確實是命途多蹇。但是,市場的優(yōu)勝劣汰重來都是殘酷的,一直以來,廣州的茶樓都在不斷花心思出妙招,努力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

五花八門搶客奇招

? ? 環(huán)境、裝修優(yōu)雅的茶樓自然坐得舒服,茶客都原意在此打躉,從前廣州的茶樓就很注重內部的陳設布置,就正如一度是行業(yè)標桿的“三元樓”,它是光緒年間在廣州十三行的一間茶樓。有種說法認為,它是廣州第一間堂皇體面,真正足以稱為“樓”的“茶樓”。茶樓門面為三層建筑,當時被稱為高樓,裝飾很豪華華,所用家具陳設均為酸枝木做成。自從有了三元樓以后,大家才開始把茶居叫作茶樓,把飲茶叫做“上高樓”,茶樓的消費也上了一個檔次。

五花八門搶客奇招

除了打硬件牌的,還有打文化牌的。如第五甫的五柳居,源於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第十甫的陶陶居,以清雅路線吸引文人雅士;咸豐年間小北門附近的寶漢茶寮,賣的是田園文化;石路基的富南茶樓,行的是鄉(xiāng)間河鮮文化;中山七路寶生大押旁邊的祥珍樓,推出棋文化,擺設象棋局吸引棋迷

文化牌打得最響的,當然是各式的歌壇茶座,因為有歌聲、鑼鼓聲啊嘛。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廣州的茶樓紛紛開設歌壇,而其中又以九如、大三元、怡香、建南等八家的上座率最高,所以就有了“八大歌壇”的美譽。當時的粵曲名伶經常在省港澳三地獻唱,也促進了粵曲的發(fā)展。泮溪酒家、陶陶居、清平飯店等都設有曲藝茶座。通常,那時候的人三五知己,一邊嘆茶一邊欣賞粵曲的演唱。

軟硬招式,都是外包裝,看實力還是茶和點心兩樣。往時茶樓那盅茶是相當講究的,要求水滾茶靚,水夠滾才能泡出茶味,茶的品質要好,讓茶客慢慢享受品嘗。當年惠如樓老板專門備了一間潔凈的房間儲備茶葉,且在每層樓都設有炭爐,以保證滾水溫度。水另外,質當然也是一個關鍵,如陶陶居當年每日請人從白云山九龍泉車水回來,運水隊伍大張旗鼓在廣州街頭行走,兼作賣廣告。至于點心,惠如樓星期美點就不說了,還有雲香茶樓的雲香龍鳳月餅、太平橋腳打銅街的太如樓的禮餅、蓮香樓的蓮蓉酥、河南成珠樓的雞仔餅、泮溪的綠茵白兔餃等等。

五花八門搶客奇招

五花八門搶客奇招

然而,或者是時代的步伐太快,現代人的確浮躁,廣州人飲茶已成為了一種“叫法”,就連介紹廣州文化的書籍有時也會講到:廣州人說的“飲茶”,不是去品茶,是吃早點。試問上了年紀的茶樓,還有誰在那壺滾水處下功夫呢?老茶樓經歷百年卻不能延續(xù),箇中原因大概是因為忘記了那壺水、那些茶、那些品味、那些服務……這些廣州飲茶的細節(jié)吧。

五花八門搶客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