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成為社會熱點。今年,因為全球疫情和國內(nèi)水災的問題,糧食生產(chǎn)緊張,有關(guān)方面發(fā)起了相關(guān)倡議。
正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無論是否糧食豐收還是緊張,減少餐飲浪費不但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價值觀,也是現(xiàn)代社會所倡導的。
不過,在這波輿論之下,不少機構(gòu)和餐廳出臺的具體執(zhí)行措施,卻直令人苦笑不得:一開始武漢餐飲協(xié)會提出“10個進餐客人只能點9個菜”,緊接著遼寧不甘落后地提出了“10個進餐客人只能點8個菜”,而西安更有餐廳推出“顧客剩菜扣服務員分數(shù)”的制度……
▲圖源水印
01
倡議和措施須有可執(zhí)行性
生活中,浪費現(xiàn)象肯定存在,但畢竟是花自己賺來的錢,浪費了肯定心疼。所以外出就餐,大點特點的次數(shù)也不會太多,也沒有人天天外出請客,天天需要排場吧?
更何況前不久總理才說了,我國有6億人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至少還有幾千萬人日均消費不足聯(lián)合國劃定的每天1.9美元的貧困線標準。很多人才剛剛解決溫飽問題,哪里敢隨便浪費?
▲有很多人從未試過外出就餐,圖源水印
什么時候人敢隨便花錢卻毫不心疼呢?當然是花別人的錢的時候!反正錢不是自己的,白花不白花,絲毫不心疼之余還會覺得不把它花得干干凈凈是自己吃虧了。所以,制止公款吃喝的浪費相比起一般消費者的餐飲浪費更重要得多。
▲1月20日,一家國企在廣州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宴會廳舉行員工聯(lián)歡會和表彰大會。圖源水印
▲1月19日,青島市市南區(qū)某酒店,服務員在一宴會結(jié)束后收拾餐桌。圖源水印
這些動輒上千的菜品,普通人敢花自己的錢然后不吃等著扔掉嗎?別說浪費了,點都點不起。因此,許多餐飲協(xié)會提議的”N-1”、“N-2”模式純屬搞噱頭,實際執(zhí)行起來困難重重。
另外,對于浪費的定義也不清晰。如果每餐必光盤才叫不浪費,那像是川菜里辣子雞吃剩的大半盤辣椒、粵菜里白切雞剩下的雞頭雞脖雞屁股,那也算浪費嗎?
▲“在辣椒里找雞肉”
還有的是,不同菜系的做法、容量差異極大。限制盤數(shù),那么粵菜江浙菜永遠不夠吃、日料能氣死人、東北新疆西北菜則笑傲全國。如果真的把“N-1”、“N-2”規(guī)定下來,那么單身狗將永遠不能外出吃飯,情侶約會永遠需要帶上電燈泡。
▲旋轉(zhuǎn)壽司餐廳哭倒在地
▲粵菜盆菜一人一盤能吃撐
如果這些措施都根本無法執(zhí)行,那推出來又有何意義?不是還損害了制定者的權(quán)威嗎?
02
不要把美德變成宣傳噱頭
經(jīng)歷了上半年的疫情,現(xiàn)在總算初步受控,但餐飲行業(yè)卻大受打擊,不少堅持不下去的已經(jīng)倒下,而剩下的也在苦苦堅持。
但在各路媒體的報道中,很多明明是餐廳趕客的奇葩行為,倒是變成了“減少餐飲浪費”的創(chuàng)意來大肆宣傳,一件更比一件事情奇葩。
像是前不久長沙一餐飲店推行稱體重點餐,食客入店前可先稱體重,然后根據(jù)店家推薦的食物熱量配比菜單進行點餐。
▲被網(wǎng)友罵上熱搜,現(xiàn)已取消并作出道歉
有些媒體卻把這種行為當做正面報道來宣傳??矿w重身材來吃飯,是在歧視“胖瘦”、“男女”還是在告訴別人店家的生物沒學好?
且不說體重和食量不是百分百正相關(guān),就是按體重分配食物這個行為就很讓人難受,瘦的朋友覺得被別人看不起,胖的朋友也覺得被別人看不起,兩邊得罪人。
還有鄭州小伙早餐掉地上并扔到了垃圾桶里,別說現(xiàn)在是疫情期間,就是平時來看,掉地上的食物就不該吃。
但為了彰顯“珍愛糧食”就大肆宣傳“老人司機搶著買包子”的行為,弄巧成拙反倒是像是在鼓勵不講衛(wèi)生。
還有很多令人迷惑的規(guī)定和示例,像是“班級剩菜超重取消本班獎學金”這種兩者間毫無聯(lián)系的、“飯店回收吃??救庀竞笤偈鄢觥?/strong>這種視食品法和食監(jiān)局為無物的、“顧客吃不完懲罰店員”令人匪夷所思的……
03
廣東人愛吃會吃但也省吃
一直以來,很多其他地方的人會覺得廣東人很“孤寒”、“小氣”,覺得廣東人那么有錢卻喜歡“打包”、“AA制”、過年發(fā)幾塊錢的紅包令人不齒。
而外省也經(jīng)常有很多新聞報道,誰誰打包了被親朋好友嫌棄。無外乎就是覺得”打包“是乞丐行為,覺得吃剩下的東西再拿回去吃顯得自己過得很不好,像是窮到揭不開鍋。
廣東人的價值觀就是“食幾多,點幾多”,不愛講求“面子”、“排場”。特別是對于廣東的年輕人來說,為搶埋單而大打出手的事情機會沒出現(xiàn)過,“AA制”不是很好嗎?那誰還會為面子而點上一桌子吃不完的菜呢?
▲你永遠不會知道一個穿拖鞋的廣州人究竟有幾棟樓,圖源 Livin廣州
想要不浪費食物,除了不要多點,打包是一個更優(yōu)的選擇——吃不完打包走,只不過是廣東人的常規(guī)操作。
“不打包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睆V東人如是說。
在廣東,就連婚禮宴會都是會打包的。廣州很多酒樓,在宴席的尾聲,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服務員會給每圍臺都送上幾個塑料盒和袋子打包。一般一圍臺的都是比較熟悉的,或者大家都是用公筷,打包簡直是“解決第二天吃什么難題”的好方法。
還有很多倡議都提到,餐飲店要推出半份的菜品。其實這些在廣東早就實行了,這就是“例牌”和“人頭飯”。像是“例牌白切雞”,就是四分之一只雞,“例牌白灼蝦”就是十只左右的蝦等等,剛好對應二至三人的分量。
▲圖源水印
至于廣東以外的餐廳,米飯常常都是一個小木桶裝著,一桶一桶地上。這就很容易剩下,而且米飯這種不貴的食物,一般很少打包也不能再塞回去給別人吃。
“唔該,打包?!睆V東人最常說的一句話,“打包”這個詞也是從我們這里傳到全國各地的。不自謙地說一句,廣東在“減少餐飲浪費”方面早就走在全國前列。
想要真正做到“節(jié)約糧食”,長久地解決糧食困境,不如首先為“打包”去污名化,大力提倡打包甚至自帶飯盒打包。
從思想上、文化上改變大家對于飯桌上“排面”的追求,讓大家放下所謂的面子,不再覺得“打包”、“節(jié)約糧食”是一件丟臉的事。
畢竟“節(jié)約糧食”不是一件短時間速成的工程,是需要實實在在、千秋萬代傳承下去的習慣。
各位自己友,
你們對“制止糧食浪費”有什么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qū)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最新評論